第二章 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中)(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48 字 1个月前

一个国家少不了外交,在政治场上也少不了盟友。

这是古来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军事强国,更是需要强硬的外交。

因为强国至强,是非常容易陷入众矢之的的局面的。

比方说德国,希特勒执掌的德国无比的强大,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挡其锋芒。但是希特勒却失败了,而且败得极惨。他是失败最大的关键在于多线作战,得罪的人太多。

一个国家在没有什么盟友的情况之下,得罪了苏联、法国、美国、英国等等军事强国,面对人海战术即便德国有藐视全世界的力量,也只有失败一途。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帝王做的就相当的出色。

在春秋战国时期,外交谋略中就有远交近攻这一个词汇,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范睢一计,灭六国,兴秦朝,足见这一计谋的神通。

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明白,诸多帝王也是如此做的,可并不彻底。

主要还是在于这个时代的人眼界还不够开阔,往往都是放在中原华夏,自己好,什么都好,不管他人死活,只要不犯我,相互就相安无事,极少出面干涉他国政务。

这样其实是极不理智的,毕竟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国与国之间都会存在利益的共同点,将这利益的共同点相互捆绑在一起,也就等于将两个国家拴在一根绳索上,共同进退,会形成全新的强大力量。

这一点后世的美国就做的极其出色,他的盟友不但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还能帮助他限制未来劲敌的发展。

唐朝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如美国一般,但在外交上却远远没有法子相提并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大气,只要你愿意与我做朋友,我们就是朋友,你要与我为敌,我就灭了你,相当的霸气。

可这样却并不理智,也不高明,没有特殊化,也就意味着所有的朋友都是泛泛之交。

大唐强大,则蜂拥而来,一但大唐发生的巨变,真正能够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的却没有几个。反而大多还会落井下石,反戈一击。能够共富贵,却不能同患难。

合理的选择能够在同一战线进退的盟友,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今曰的大唐放眼天下,更是需要这类的盟友。

若在外交上大唐能够与美国一般成功,将会更加的强大。

从长远来讲,外交部的建立势在必行!

杜荷这里更是将建造外交部放在了首位,可见重视的程度。

“小杜大人言之有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外交部的建立是一个全新的创举,以谋略、外交因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是大势所趋,必然之举,臣复议!”

杜荷这一解释完毕,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同意这一决定。

最先站出来的人是魏征。

杜荷微微一笑,并不感到意外,魏征在唐朝是力主不战的官员,认为避战发展才是强国的硬道理。

这外交部的建立,预示着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会以外交为主,魏征自然是鼎力支持。

只是他没有了解杜荷的深意,外交部的建立并非为了避战,反而是为了开战,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一边与对大唐发展有利的国家交往,结盟,开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经济,以壮大自身,另一边用这些经济发展扩充军备,开拓疆土,并不是一味的用外交来避战,那是极其软弱的行为,与杜荷好战的本姓不符。

不过魏征的同意,让外交部的成立没有了悬念,有唐朝影响力最大的三位宰相的支持,根本就不存在有反对的意见。

魏征的认可对己有利,杜荷也没有详细说明,任由如此了。

李世民对于杜荷心里的小九九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两人都是属于好战型的人物,都有开拓疆土,扬威异域的宏图大志,平时闲聊的时候也不止一次谈到开疆扩土的事情。杜荷也不止一次表示要当霍去病。说其主和,李世民第一个不信。

“朕也觉得小杜爱卿所言极是,这组建外交部与我大唐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不过外交部这个名字不够贴切,就改作纵横司吧!”李世民是一个完美完美主义者,对于一个名号也很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