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神骏(1 / 2)

聊斋仙境 力福海 1208 字 11天前

“好了,好了。本公子不怪你们,你们回去吧!”

沈石不是为跑官来的,他本就是浙江的官儿,身上有着差遣。吏部办起公来,又快又好。前后不到一刻钟,便办好了。这一刻钟,其中有十分钟是填写档案的时间。剩下的五分钟是他们送他们出去的时间。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倒是三人中的年轻官儿看不明白。怎么说他们也是京官儿,见官大三级啊。

“你啊,你啊。这趟差事办下来,说不定你我便要外放了。结个善缘。”年老成精,语重心长。

“真的?太好了。为官家牧守一方,我辈之愿耳!”

年轻的血气方刚,充满干劲儿,以及读书读来的傻劲儿。他还以为背了这么大的黑锅后,还可以外放一方,为天子牧民?

他应该庆幸他是个读书的。大宋不杀文人啊!

赵祯死后的谥号可是“仁宗”,是华夏唯一得此封号的皇帝。像是不久前,四川有个读书人,献诗给成都太守,有“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之句。成都太守吓得冷汗直冒,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么?简直是大逆不道,死罪啊!太守便绑了那个读书人,押送京城,请朝廷制裁。这种有煽动造反嫌疑的读书人,历代都是掉脑袋的大罪。宋仁宗却不以为意,就事论事地说:“这是老秀才做官心切,写首诗泄泄愤,他想做官,就满足他吧。”结果,这个读书人不仅未被追究,反而被授予司户参军的职位。

正所谓上行下效。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自然是华夏之福。按照历史记载,西元1063年,一个好人去世了。消息传开,首都开封成了一座哭城:衣衫褴褛的乞丐大哭,斯文的书生大哭,做买卖的小贩大哭,甚至连稚气的孩子也大哭。第二天,焚烧纸钱送别皇帝的烟雾飘满了城市上空,天日无光。消息传到敌国,辽国皇帝也大吃一惊,泪流满面,表示要为他建衣冠冢,寄托哀思。他是谁?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心中的偶像乾隆最佩服的三个帝王之一。乾隆最佩服的三个帝王是:他爷爷康熙,唐太宗李世民,还有宋仁宗。

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继帝位时年仅13岁。初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明道二年(西元1033年)太后死,1033年开始亲政。宋仁宗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被尊称为“仁宗”的皇帝,因造就了一世繁华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皇帝”,他所处的时代,也被誉为“文人最好的时代”,在“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其他6人都活跃宋仁宗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出现于他那个时代。从贫民到敌人都舍不得他死,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堪称帝王楷模。他能得到这样的奖赏,正是一个“仁”字成就了他。

有这么一个当头的,年老的官也忍不住日行一善,多说了一句:“他自身有差遣。与人为善,也是与己方便。”

这是他为官的经验之谈。

作为一个年老成精的存在,在同一个黑锅下,这话他本不应该说。毕竟善缘就这么点儿,一个用,与三个人分着用,那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可他毕竟还是说了。

“大人,大人。轮到我们了吗?”

不过三人一露面,外面跑官的,便全都围了上来。打断了他的话。

“不要急,不要急。大家一个一个来。今日时辰已经不早了,马上就放衙了。大家还是明日请早吧!”

这些人一围上来,他又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态度。

不然怎么办?

不要说他们手中没有派官的权限,就是有,也派不了这么多的人。

更何况他们没有。西夏人一去,浙江北路的官儿便早让相公们,大人们拿了过来。哪儿轮的到他们来报。他们就是仨背黑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