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河西第三弹(二)(1 / 2)

曹贼 庚新 1959 字 17天前

一个是偏荒之地,人口不过数千的部落大人。

说是部落大人,其实还不是自己封的?红泽的部落大人,甚至比不得匈奴、鲜卑一个小帅风光。每天面临被吞并,被攻打的危险,出去之后也要被人看低。

而另一个,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

哪怕是一个还没有建起的小县长,可终究是拿的是朝廷俸禄,在人前也有面子。

这个选择题,几乎没有必要去纠结。

当曹朋说完之后,耿庆在第一时间就改了称呼,自称下官。

偏偏曹朋还来了要购买的选择……这怎么可以!!!没听到我都自称下官了吗?

秋奴等人看着耿庆的目光里,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刚才他们还在暗自偷笑,你耿庆有个好儿子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要被曹朋收拾?连自家地盘都保不住了……可一眨眼的功夫,风云突变。这耿庆居然要变成朝廷命官,而且还是一县之长。这让秋奴等人,又情何以堪?简直快疯了!

当年红泽三十六部成立时,除了少数人是官宦世家。

其中最显赫的,莫过于窦兰的祖先,大将军,冠军侯窦宪的后裔。再往下,最大的也就是后来入赘过来的李其,官拜校尉之职。其余各部落大人,也就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位。靠着当初一点点权力,聚集了一帮人,形成了一个读力部落。

乃至于到今天,对朝廷的册封,人们还是非常向往。

而今耿庆一跃成为那子虚乌有的胡堡县县长,传出去,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羡慕。

曹朋笑了!

“既然耿县长同意我的方案,那就这么定下来。

请耿县长将部曲名册尽快呈上,而后待开春,可前往红砂岗监督新城的建造。”

“下官,多谢将军提携。”

再坐下来的时候,耿庆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成了朝廷命官。

脑袋晕乎乎的,脚底下有点发软,好像踩着云彩。以至于秋奴等人向他道贺时,他也只是傻乎乎的发笑,连个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毕竟,他不是窦兰那种有着显赫门楣的子弟,更不是什么官宦世家。一下子当了官,连他自己都有些晕乎。

曹朋咳嗽了一声,召回了众人的注意力。

“朝廷已有诏令,将在河西置郡。

不过,若治下不足五县,不足以置郡。今河西红水县已经开始营建,廉堡更接近完工。之后还有凤鸣堡和胡堡两地在来年破土,已有四县之地,尚缺一县,还需斟酌。我某本欲在红水集的基础上,置武堡,以缅怀当年河西屯军赫赫武功。可惜,窦将军没有来,只怕是不肯同意,此事也只好暂放置一边,曰后再说。

今天请大家来的第二件事,是关于曰后河西的发展事宜。

某在来年开春,将正式兼任河西郡太守之职。所以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计划,与诸公商议。”

王双蔡迪两人立刻上前,将一份份准备好的书卷,放在诸大人的身边。

步骘轻轻咳嗽了一声,站起身道:“就由我来为大家宣读一下这份计划的内容。”

整个计划,共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人口普查。

勿论是汉民还是胡人,都必须要统一造册,登记名录。

这项事务,必须要在年末前结束,若来年开春时,仍未递交名册的部落,将视为谋逆,曹朋会出兵征讨。到时候,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客客气气的说话了。

这其二,便是屯田令的推广。

来年开春,将会在红水县和廉堡两地,率先推行屯田令。

不过与此前屯田不同,河西屯田更注重兵屯,也就是曹朋一直在考虑的兵农合一,兵牧合一制度。并在红水县和廉堡两地设立军府,主抓屯田事宜。这已经属于府兵制的范畴。不过很多具体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在推行中摸索。

在推行屯田令和畜牧路之时,河西郡将会提出许多优惠的政策。

除了一如在中原的屯田令政策之外,还有开荒令,以及植林令。每开一亩荒地,需种植十株林木。后世西北黄土高坡荒凉景象,曹朋记忆犹新。在开垦土地的同时,他也必须要考虑植被的问题。不管怎样,他不希望眼前这片绿色的土地,塞上的江南,因他的缘故变成一片荒土。在设立植林令的时候,许多人不太明白。事实上,历史上河西地区的荒凉,是在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后才发生。

可曹朋还是极为倔强的坚持了这植林令的设置。

对于屯田令,河西人并不陌生。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有河西屯田的举措。而红泽诸大人的祖先,更是当年的屯民。

虽说曹朋的府兵制屯田和众人所知晓的屯田,有不小的区别。

大家还算是能够认可……第三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曹朋将会在河西,组建河西郡商会。

这个商会,隶属于官府名下,属于官府的一个分支机构。

这个机构的作用,就是协调胡汉之间的各种交易。自有汉以来,胡汉敌对,同时又往来频繁。中原的物资,通过行商坐贾输送到塞外,而塞外的牛羊皮毛等物品,也源源不断的贩卖到中原。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塞外的牛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利润,而中原的丝绸等物品,又极为昂贵,使得塞外胡人无力购买。

商会就是调节和平衡这其中的矛盾。

一方面增加胡人的利润,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中原商贾,前来河西与胡人交易。

诸胡部落首领,闻听之后也不禁大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