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宫变旧事(1 / 2)

我本闲凉 时镜 1500 字 14天前

陆锦惜几乎是在看第一条的时候, 就已经感觉到那一股从自己四肢百骸之中升起的寒意!

本来反贼责斥当权者无能, 几乎是所有檄文里通用的。

不管是真是假, 先按上再说。

她以为, 这一份檄文也是如此。

谁料想, 仅仅是在这第一条看似寻常的因由之中, 薛况便道出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戕害!

檄文中言道:

伪帝萧彻, 位本不正,自继位以后庸碌无能,从政初年在江南水灾、湖南旱灾等事上调度失当。且因先皇时边关战事而对薛氏将门心生忌惮, 继位之初便暗中打压。特遣心腹督军,致使其父薛远、二叔薛还、大哥薛冷殒命沙场,忠魂蒙冤!

后又及薛况本人。

边关连捷之后, 曾为萧彻伴读的顾觉非偏进谗言, 声称薛况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嫌,未料证据不足, 为除此功高震主之大患竟外结匈奴, 于含山关一役时陷薛况于死地!

如此天子, 昏庸愚蠢, 乃社稷之祸, 不堪为帝!

陆锦惜眼前都有些眩晕,在看完这第一条的瞬间便一下想起了当初还在将军府时候接触过的孙氏、贺氏, 甚而是永宁长公主!

这些女人,都是寡妇。

那时她只觉得薛氏一门忠烈, 实在令人唏嘘, 却未去深想其中是否有别的隐情。

然而此檄文一出,却似乎一下能解答她当初的疑惑:那就是,薛况为何一定要谋反?

多年的筹谋,绝非一朝一夕才冒出来的念头。

若萧氏皇族一直因忌惮薛氏而有戕害之举,那一切似乎都能解释得通了。

更何况,后面还有——

第二条责斥朝堂混乱,藏污纳垢,其中奸佞之最者有三:老太傅卫秉乾、老太师顾承谦,还有当朝大学士顾觉非!

责斥卫秉乾,用的是“公器私用”“贪赃枉法”“纵容亲族”;责斥顾承谦,用的则是“口蜜腹剑”“道貌岸然”“谋逆反叛”;轮到顾觉非的时候,那用词便越见辛辣起来,说顾觉非“谗言善妒”“结党营私”“残害忠良”,作为作证的,自然是先前在第一条里已经提到过的含山关一役的真相。

且里面提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薛况自称一开始也并未怀疑,直到匈奴十年蛰伏,才意外从匈奴王庭之中发现了顾觉非曾与匈奴王庭之中几个人来往的证据,由此得知了这令人痛惜的真相。

但尽管如此,他也未曾萌生出要归顺匈奴自匈奴谋逆之心,而是选择回到了朝堂,实则是对天下的公理还有希冀。

可惜天不从人所愿。

还朝之后所见的种种彻底让这一位昔日的大将军心寒,加之第三天中所述之因由,这才决意举兵,讨伐逆贼、清除奸佞!

而这最后的一条,也是最震撼的一条,光是“萧廷之”三个字就已经炸得陆锦惜头皮发麻,差点没将这一页檄文拿住!

根本不是什么胡姬所出的异族庶子!

他竟然是先皇血脉!

而且是先皇后卫嫱所出的嫡皇子!

薛况在檄文中称,当年七皇子体弱多病,先皇后体怜遂听老宫女之言仅先为孩子起了个乳名,后先皇病危之际召集了两大辅臣也就是卫太傅与顾太师,亲自立下了遗诏,传位于当时年仅五岁的七皇子,同时着令卫太傅与顾太师从旁辅佐。

谁料不久后竟发宫变!

世人皆道是当时的四皇子萧齐欲夺皇位,谋逆残忍杀害了先皇后与七皇子,可事实的真相却被这两大辅臣的谎言掩埋!

真正谋逆的,既不是四皇子萧齐,也不是当时的德皇贵妃,而是以太师顾承谦和永宁长公主为首的萧彻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