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2 / 2)

嫡次子 邈邈一黍 3554 字 26天前

太子是中宫所出的嫡子,虽然在政绩没多少建树,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荣王居长,在文人里名声不错,母妃是正二品淑妃,英王最得人心,可惜出身不高,母亲是庶出,仅被封为从四品贵仪,母族地位也不高,睿王年纪最小,仅二十岁,在朝堂上没多少根基,但最是得宠,母妃是庶一品贵妃。

刚刚过去的这位,方之平料想应该是嫡出的四公主,仅十八岁,虽然是皇上最小的孩子,又是嫡出,但并不是很受重视,上面有同为嫡出的大公主,还有才名出众的二公主,相比而言,四公主的确不甚受瞩目。

去年皇帝带着众多的皇子、公主去江南巡视,四公主不幸在途中染病,只能停在鄣郡养病,而一行的众人不管是皇帝,还是妃嫔、皇子,都没停下,直奔江南而去,三个月后返回时也未作停留,当然要不是今年年初皇后在国宴上发了几句牢骚,方之平还真不太可能听见有关于四公主的这些传闻。

看这车队的阵仗,十有八九是这位在鄣郡养病养了一年多的四公主,在这样的天气里赶路,方之平深表同情。

不过,这些皇家的事儿,离他太远了,茶余饭后的时候听听也就罢了,用不着他来操心。

借着主持‘不宜早娶’的解语,方之平总算是把婚事拖到了三年后,这事儿还真没有他之前想象的困难,他娘和他爹一听人家的批语,立马就松口了,剩下的人对他的婚事就是可有可无的态度了,成与不成都是无关紧要。

不过让方之平高兴是因为以后不用去国子监上课,府里特意给他划了个院子,毗邻前院,方便外出和交际,月例也上涨了一倍,不过这点银子可远远不够他的日常开销,他现在的主要收入来自之前跟李昊然合伙开的几家衣橱店,大齐是没有衣橱的,衣服都是放在柜子里,所以店铺刚开张那会儿,一个月单是利润方之平便能得几千两,不过现在没那么多了,一个月仅有一、二百两银子。

不过方之平还是很满意的,每个月他也就花费四、五十两银子,余下的四分之三都能存下来,即便是将来分家也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第21章

这几年宋氏过得还算舒心,平日里要忙的事情不多,再加上保养得当,看上去变化不大。

对于掌家权她早就已经死心了,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二儿子的亲事,眼瞅着大儿子那边光孩子就已经四个了,二儿子这边婚事儿都没着落,让她不得不操心。

“慧姐儿的婚事儿已经看的差不多了,你这个当哥哥的,倒是让妹妹走前边了。”宋氏抱怨道,辛辛苦苦为庶女相看,虽然不至于使坏心,但心里到底是不怎么得劲儿。

方之平心虚的摸了摸鼻头,“再等三年,儿子不是也可以相看了,再说了,搞不好到时候我已经中进士了!”

最后一句方之平心里可没底,虽然打算三年后参加会试,但并不敢肯定三年后的水平能够让他榜上有名。

宋氏只是发几句牢骚而已,毕竟人家主持的批语在那儿放着呢,便是儿子想娶亲,她也不敢呐。

“行,大不了娶一个比你小五、六岁的姑娘回来。”这年头谁家姑娘都得是十四、五岁就定亲、成婚,真跟他儿子一样拖到二十岁,不是被孝期耽误了,就是本身或者家风不好,她也不愿意让儿子娶这样的女子,当然皇家除外,那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多大年纪成婚都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

方之平有些木然,三年后他这副身体二十岁,灵魂却已经活了四十年,心智怎么也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他下不去手啊。

“慧姐儿看的哪户人家?什么时候定亲?”方之平问道,试图把话题从自己身上移开,慧姐儿虽然是他唯一的妹妹,但两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面,感情还真算不上深。

“能定什么人家!”宋氏不满道,小户出身的举人、秀才,老祖宗看不上眼,只能从郧贵里头找,但慧姐儿只是个庶女,可选择的范围小,“定下了理国公府二房的庶子。”

理国公府同他们定安侯府一样,也都是祖辈留下来的爵位,比他们高上一等,而且现在人家府里的三老爷是兵部尚书,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不过二老爷就没多大本事了,富贵闲人一个,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闲职,算是面子上过的去。

方之平甚少在郧贵圈里走动,知道的消息也不多,对理国公府二老爷的庶子,还真没怎么听说过,“哪个庶子,人品、学识怎么样?”

到底是侯爷唯一的女儿,宋氏对她的婚事儿还是挺上心的,起码男方那边的情况都细细打听过,“在他们国公府里头,排行第七,单名一个榆字,在私塾读过几年的书,人倒是挺老实的,不出去瞎混,有两个通房丫头,不过没闹出过人命来。”

总的来说就是没什么本事,但也闯不了大祸,靠着国公府,慧姐儿跟着他起码不会吃苦,不过若是想当诰命夫人,怕是有些难度了。

方之平点头,“人不出去瞎混就好,有国公府在,日后也能弄个过日子的营生。”郧贵子弟只要安分守己,日子总不会太难过,起码吃喝不愁,就怕那种整天出去瞎混的,京城掉下块砖头来都能砸到个官儿,碰上硬茬子的机率比别地儿大多了,那是给自己找不安生。

宋氏叹了一口气,那也得他自己愿意干才行啊,就怕他自己什么都不想干,反正只靠着府里也能过活,“慧姐儿自己挺满意这婚事的,小两口慢慢过呗。”反正她是不会去管。

方之平直觉娘亲语气不对,“瞧娘你说的,慧姐儿这么小,知道什么呀,还是得你们长辈看着才行。”

宋氏因为是慧姐儿的嫡母,所以在婚事儿上是上了心的,她本打算托娘家兄弟给庶女找个家境一般的年轻举人,嫁过去就是当家太太,有侯府和丰厚的嫁妆在很快就能在婆家立起来,哪成想老祖宗直接就看重了理国公的庶孙,慧姐儿本人也更想嫁进理国公府。

“她的事儿都定下了,就不说了,青哥儿在老家怕是也快来信了,不管他能不能中童生,你对他的态度都不需要变,记住了吗?”宋氏嘱咐道。

方之平点头,他对两个庶出的弟弟,向来是不怎么亲近的,该给的礼物给,该有的礼节也有,但交心做不到,帮对方争取利益就更不可能了。

***

“姨娘,没几天三弟就得来信儿了,这次肯定能中,就是不中您也别骂他,这读书中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弟弟才十三岁,咱们会中的,您别总拿二哥跟他比,人家启蒙比三弟早,又有舅舅和外公教导,不一样的。”慧姐儿叮嘱道,上次三弟没考中,姨娘便总是絮叨他,弄的他都不想再屋里待着了。

杜姨娘心里不舒服,孩子托生到她肚子里,天生就比太太肚子里的孩子低一头,侯爷不重视,老祖宗瞧不上,银钱不凑手,读书也没有长辈教导。

“怪我啊,要是你们姐弟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哪还用吃这些苦!”杜姨娘丧着脸道。

慧姐儿抿唇,“我不是怪您,三弟也不会怪您的。”她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杜姨娘也知道自己刚刚那话是伤孩子的心,解释道:“我是真发愁,读书花银钱不说,若是一次、两次都不中,老祖宗可能就不让三少爷下次再回老家考试了。”二少爷考试都是一次就过,到了三少爷这儿,第一场考试就这么费劲,老祖宗肯定会觉得三少爷没用,一句话下来,三少爷还能不能读书都不好说了。

慧姐儿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老祖宗才不管咱们几个呢,姨娘就别杞人忧天了。”她们几个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一年到头能老祖宗想起来一次就不错了。

杜姨娘欲言又止,半响才叹了口气道:“你就别管了,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姨娘这是说的什么话!”慧姐儿皱眉道,“看在理国公府的面子上,我出嫁的嫁妆也肯定少不了,到时候姨娘和三弟手里头也能宽松些。”

她选择嫁给理国公的庶子,图的就是以后帮衬姨娘和弟弟,谁不知道太太给她安排的举人、秀才才是更好去处,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不说,更重要的是以后十有八九能被朝廷封为诰命,成为正儿八经的官太太,而不是一个国公府二房的庶子媳妇。

但她若是真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来,嫁妆肯定不会太丰厚不说,姨娘和弟弟不会也不能借着理国公府的势让府里的人高看上一分。

杜姨娘心里闷极了,喉咙就像堵了一块棉花一样难受,为人妾室就是半个下人,有时候甚至不如下人过得舒心,有很多时候她甚至会后悔当初用尽手段成为侯爷的通房丫头。

***

八月十六,万里无云,天气不冷不热,正是结婚的好日子。

方之平的身份在宾客里头可不起眼的很,不过因为是新郎官的好友,所以同其他几个经常蹴鞠的同窗一起都被安排在第四排第二桌上,同桌的人大半都认识,倒是挺能聊的开。

借着好友的婚宴,方之平倒是把皇家的人认了个大概,,除了皇帝和后妃以外,诸位王爷、公主和宗室基本都来了,本朝虽然有男女大妨,但公主毕竟不同,不然二公主的才名也不会传出来,所以几位公主都在前院露过脸之后,才去了女眷那边。

四公主是唯一未嫁之女,又是太子的妹妹,一时之间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方之平也凑了热闹,不过因为距离远,所以只能看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