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李嘉诚那里学会了不做短期投资。”李践说,“对一个项目的审核,首先看是否符合公司现在的发展,其次是否符合远期发展方向。即使你告诉我,多短时间就赚多少钱,我也不会心动的。”
看重现金流也是李嘉诚真传。“有一种死法叫短见长投,短期资金长期投资,银行贷的钱是短期的,但拿这笔钱长期投资一个项目,你的现金流就会短缺,企业只能去借高利贷。”
不拘泥于短期的利益,不做短期的企业行为,这是每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设定长远的目标,企业才能持久保持生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下,企业坐等形势好转,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在抓住已有的市场,缩减成本,提升效率,以平稳度过危机的同时,积极关注企业长远发展之道,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下一轮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这里面有几个重要抓手。
一是抓结构调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样也给企业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带来了新契机。在一些原材料价格下降之时,企业具备更有利的条件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或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利用已有资源,尽快形成新产业。
二是抓基础管理。中国企业的短板在管理,企业发展的潜力也在管理。一个大型中央企业仅仅靠落实物资的集中采购这一管理措施,就可以减少几十个亿的支出。苦练内功,就必须夯实基础管理,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管理链条的压缩,集团管控的增强等,都会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抓技术创新。科技实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不少高科技企业却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力。鲜明的对比折射出科技的重要性。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注重技术创新。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不能因为一时的资金短缺就放弃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四是抓人才储备和培训。人才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当企业能够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企业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企业,那时候很难找到优秀的人才。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企业出现短期行为,这给其他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的机会。
当然,在寻求企业发展长远之道的过程中,要提倡的是创新精神。人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碰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创造力迸发的时候。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市场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