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事实上,《疯子迪亚洛》如今的阅读群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晋江读者。随着微博、贴吧以及各种论坛、企鹅群的传播,它得到了更多群体的认同。

比如著名的网络文学论坛,lk论坛,就有大量关于这本书的讨论。而且这些讨论几乎都不是女性读者发起和参与的,反而男读者比较多。甚至还真的有人因为这篇文和欧美电视剧相似的节奏感,提出了美剧流的风格。

他们甚至开始探讨和模仿,将一些类似的文发表在了其它一些文学网站上。其中有的写的还真不错。

然而不论是怎样的模仿者,似乎无法学来但如玉文章里那种独特的真实感。

有人评价,她好像能让读者阅读时有种感觉,仿佛肌肤直接接触到几百年前欧洲大陆的空气一般。

而那些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小说,又因为过于重视韵味,忽略了网络小说阅读的体验。点击和收益都十分惨淡。

总有人不敢相信。认为这样一篇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也充满着男性气息的小说,竟然是女生写出来的。

毕竟小说中迪亚洛、路易斯和阿法尔大人与传统女性吸血鬼小说中的吸血鬼完全不同!他们为读者展现了另一种吸血鬼的形态,却又看上去越发合情合理。

它的节奏感也看上去特别紧凑,不似一般女性文学。

另一边,作为但如玉的编辑,火因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先不谈这篇文章对网站带来的变革和契机,单说因为《疯子迪亚洛》吸收到的从来不来网站看文的那批读者,就足以让她重视。

从网站和编辑的角度来看,这篇文有这么好的读者群体,到目前为止还处于上升势头,实在不该只有一百万字就完结。

所以她总是旁敲侧击问但如玉是不是将文拉长一点。最好能写到两百,甚至三百万字——要知道其它文学网站的文动辄就是几百万字呢!

火因:对手指~大大再考虑一下下啦,毕竟从这部的故事情节来看,写长一点也很容易。

火因:就好像美剧一样,再多来几季嘛!

然而不管火因怎么说,但如玉还是坚持这个故事最多只写到一百三十万字,包括一些番外在内。

火因虽然失望,但是听到如玉姑娘打算这段时间多存稿,尽量能在二月初将全文写完存稿,她又开心起来。

火因:那大大之后打算继续写什么题材?还是吸血鬼吗?

如玉姑娘:还在考虑。有可能是写阿法尔大人为主角的故事,还有可能写中国的古代志怪故事。

火因:啊啊啊阿法尔大人!

火因:写这个写这个!

如玉姑娘:^_^我会考虑

火因:……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tt___tt难道大大不想写这个?

如玉姑娘:不是。

《疯子迪亚洛》书中人物的人气也不小。他们各自都有不少粉丝。而除了迪亚洛、路易斯之外,人气最高的就是阿法尔大人了。

他的温柔和包容,他的绅士,他每次出场都显露出来的深情,以及那种游离于尘世之外的淡然超脱……所有一切融合起来,成为了一个无比强大,无比黑暗,又无比诱人的存在。

吸血鬼的身份,让他成为一颗有毒的果子,散发着让人无法抗拒的芬芳,却生长在人们无法企及的地方。

但如玉笑了笑。其实写阿法尔大人也不是不行,只是恐怕就要换做另一种写法了。因为他是当时吸血鬼势力中十分庞大的一支的首领,他与路易斯公爵一起,统领着几乎全英国伦敦附近区域所有的暗夜生物。

所以这个故事恐怕更具有前后连贯性,格局也更大,看上去更加气势恢宏。只是对但如玉的写作要求也更高。

而且,故事又难免牵连到那时的自己。

总之,与阿法尔大人相关的故事,没有《疯子迪亚洛》这般贴近生活。它对于普通人来讲,会带有更多魔幻和恐怖的气氛。尤其是最后……

但如玉想到那可怕而惨烈的结局,眼神黯淡下来。

“现在不急,让我好好考虑一段时间。”但如玉安抚火因。

----

“如意,你今天有空吗?下午能不能过来片场一趟?”这天早上十点多,肖蓉忽然打电话过来。

按照约定,但如玉今天不会过去片场。肖蓉打给她,必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果然,对面继续道:“剧组道具这边出了点麻烦,刘师傅又去了另一个剧组……”她的声音略显焦急,显然情况有点糟糕。

但如玉立刻道:“没问题,我今天有空。”

她这几天都是早上六点多起床,到十点左右已经写完一万多字了。所以即便下午出门一趟,也应该不妨碍存稿。

只是这时候,她但如玉没有想到,肖蓉那边的情况会如此棘手。

-----

但如玉到了片场,肖蓉立刻迎上来。

“你终于来了!”她急忙引着她向里走,“这边,钱导和制片人都急得不行。郭凝都闹脾气了。”

“又闹?”但如玉知道这个女二号,算是剧组里唯一一个带资进组的。有一个小老板愿意捧她,所以多少脾气大点。即便对着阮欣欣这个名气比她大得多的女一号也不怵。

不过阮欣欣确实也比较尴尬。她作为国内电视剧圈二线女演员,按说名气不小,也有实力,可手头却没有一部能镇得住场子的作品。再加上她算是圈内少有的没有后台,艰苦奋斗型的女演员,难免会被人看轻。

私下里有人说,如果当时不是艾心编剧点名了阮欣欣,郭凝恐怕就是女一号了。

肖蓉无奈道:“没办法,而且这次她也不算无理取闹。”

到了拍摄现场,但如玉才发现情况比她想象得更严重。

几个演员都已经上好妆,在旁边候场了,可是棚子里的景却迟迟无法搭建起来。要用的各种道具,不是短缺就是不符合剧本要求。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