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新的起点(2 / 2)

造车 榕之子 2013 字 14天前

从我身边的例子看,许多人到了一定程度都要继续学习,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

现在身边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互联网新经济下,农民成功的几率非常小。

依靠勇气和胆量闯出一片天地的蛮荒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知识竞争的天下。”

韩皓想了一下,毫不迟疑说道。

“承接西方产业转移纳入全球化是关键红利,但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红利所在。

人们常说的没有文化农民也能发家致富,这是因为他们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内部红利。

这个内部红利又依时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市场需求红利,第二是廉价劳动力红利,第三是知识人才红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次跟胡一鸣交流,他都能说出高屋建瓴的理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9亿多人口,计划经济年代被压抑许久的需求一下子迸发出来。那个时候你做生意卖点什么,都发现供不应求,很快就能发家致富。

就像你爸当年洗脚上田,挑着货架走街串巷叫卖,完成了原始积累。

这样的时代画面,只要肯干敢干,就能立即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群。这就是市场需求红利的体现,它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私营老板在中国崛起。

包括你,也是抓住市场需求红利的尾巴,利用摩托车市场供不应求的红利成长起来!

这个红利到今天,持续25年时间,基本已经消耗殆尽,这也是为何大家都发觉生意难做了,因为国人的普通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

胡一鸣首先解释了第一波内部红利在中国的影响。

果然不愧是学者型官员,韩皓身边经历的情况经他一总结,还真是这个道理。

“第二波红利是廉价劳动力,这是我们中国承接西方产业转移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百元月薪,上涨到现在的千元月薪,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由无数廉价劳动力造就而成。

西方国家一个工人成本每个月过万元,在中国只需要一千元,这其中包含了巨大的利润。

为何我们中国制造产品能席卷全世界,就因为我们能造出无可匹敌的超性价比产品。

这份红利,你现在依旧在享受着,要是中国工人的成本和国外一致,中华集团绝对无法抗衡国外同行的竞争,也无法生产出极具性价比的汽车。

很明显,这波红利也到了收尾阶段,今后中国的工人成本将会极大上涨,不出10年时间就能应验。

国内已经有不少服装制鞋企业搬迁工厂到人力更便宜的东南亚,就是一大例证。”

擅长从宏观层面看问题,胡一鸣的分析让韩皓惊出一身冷汗。

“第三波红利的话,就是知识人才红利。

低端普通工人出卖体力劳动,而知识分子则靠脑力劳动吃饭,创新和研发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何你们中华集团能够在技术上迅速攻克一个个难关,就因为当前你能以低廉价格雇佣大批技术人才集体使用。

现在新闻上开始提及就业难,国家扩招的大学生开始面临就业压力,实际上为你们这些企业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廉价知识人才。

以前国有企业技术人才被私营企业邀请炒更赚外快,现在你们大批量雇佣大学毕业生,本质上都在吃知识人才红利。

一旦廉价劳动力普通工人的成本上涨,接下来就是知识技术人员涨价。

为何你们研究院现在可以源源不断招人,就因为能承受得起廉价知识的成本。将来这个红利窗口关闭,你将再也无法复制现在的大手笔动作。如果每个人都是底特律归国待遇,怕中华集团早就破产了。

不过你不用担心,人才红利至少还有20年时间,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人才红利才刚开始显现,80后人才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红利至少持续一代人的时间。

把握得好的话,应该可以满足你追赶国外同行的时间要求了。”

字字千金,胡一鸣的分析足以使韩皓的发展战略轨迹改变,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老在潜意识中有一种紧迫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一旦现有中国经济红利吃完,那自己也将迎来天花板结局。

“接下来的还会有红利吗?”

既然有智囊在场,韩皓便直接开口问道。

“嗯,这个问题我初步有了答案,不过还是交给你自己去想吧!我可以提示一点,红利依旧有,你身上已经有了一部分存在。”

胡一鸣摇摇头笑道,决心让韩皓自己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