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九九回望(2 / 2)

造车 榕之子 2374 字 11天前

得发动机者得天下,依靠1.2l电喷发动机,和出众的外观表现,和同比丰富的配置,qq和华夏之光二代一样,丝毫没有给予其他竞争对手机会。

至于另外的贵汽云雀、东风af小王子、悦达普莱特两厢、松花江百利等因销量和市场影响力有限,无法跟前三者抗衡。

虽然夏利凭借6.2万辆位居榜首,但和去年相比8.3万相比下降了25%,减少的市场份额都让位居次席的qq抢走。

qq年销量达到辆5.8万,收入35.6亿,扣除成本净利2.4亿,单车利润达到4000元。

长安奥拓以2.7万辆排行第三,销量同比也下降了28%,无论是微客还是微轿,市场份额急剧下跌,怪不得长安汽车老总前段时间要赴日求援。

华夏汽车12万辆产能基本就被华夏之光二代和qq瓜分完毕,销售总收入达到近70亿元,上交税收6.4个亿,利润4.4亿。正式继华夏摩托之后,成为中华集团又一个主打产业。

唯一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地方就是微车利润有限,跟轿车高溢价相比,尽管卖得非常红火,但挣到的钱相对不多。

中华汽车旗下的中华“秦”卖出去了4000多辆,盈余高达8000多万,无不显示轿车市场才是真正的金矿。

依靠滚动式发展,边建边卖,一方面前期成本投入不高,另一方面抢占时间节点争夺市场,中华“秦”把成本控制得很紧,取得很不错的开局。

按照国家调研得出的权威结果,以一辆车售价10万计算,达到20万辆总销量时,产品开发成本在不同模式下,会有着惊人的成本差距。

技术引进模式最昂贵,引进开发费用在10——20亿之间,好比上汽大众引进桑塔纳,广汽本田引进雅阁,单车开发成本需要分摊5000——10000元。

其次是委托开发模式,需要花费4——5亿元成本。典型例子就是华晨企业委托意大利公司全程开发的m1正道轿车,分摊下来单车成本在2000——2500元。

再次便是自主研发,一款车型的成本费用在1——2亿元,分摊下来单车需要承担500——1000元。

最后就是模拟仿制模式,直接把国外车型复制到国内,只需要投入3000——4000万,单车成本仅为150——200元。

后两种模式就是现在中华集团常用的方法,参考国外的成熟车型,然后拿到国内做进一步开发。探究到底,完全自主研发和一味模仿都谈不上,属于两者之间的模式,因此单车成本相对来说很低。

为何中华集团旗下汽车产品能以低价入市,就跟较少研发成本有关。跟引进车型需要缴纳大笔引进费不同,省去的这些成本都化成了利润。

要看到上述成本计算是建立在20万辆销量成本分摊之下,如果达不到这个规模,那么单车要承受的成本更加高昂。

在摩托车领域,华夏摩托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再次蝉联销量第一的桂冠。得益于国家开始刺激经济发展,实行鼓励消费的政策,中国摩托车产量再次突破千万台,创纪录达到了1126万台,相比1998年增长了28.2%。

华夏摩托销量也突破了200万台,超过第二名轻骑和第三名嘉陵摩托将近110万台规模,换而言之就是第二、第三名两家企业,合起来的销量还比不上华夏摩托。

第四名居然是钱江摩托,前年经过华夏摩托在困境中拉了一把,向其提供“荣耀”发动机,度过了艰苦时光。1999年10月,钱江摩托终于登陆a股,募集资金4.2亿元,成为又一家摩托上市公司。

依靠向华夏摩托再次采购的20万“荣耀”系列发动机,钱江摩托销量见长,1999年全年销量达到52万。得益于浙海省发达的摩托产业配套集群,钱江摩托得以大规模降低成本,依靠低价抢占市场。

反观之前的豪强建设摩托,销量一路下滑,已经被大长江摩托、金城摩托、广汽五羊超过,销量徘徊在30万台出头。

尽管轻骑摩托位居第二,但轻骑集团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大量坏账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炒股内幕交易被调查,已经宣布轻骑没有未来。

反倒是大长江集团,依靠豪爵铃木开始抢占市场,积累口碑;还有就是广汽五羊,凭借五羊本田发力,在高端车领域占据主动。

这两家是最可能挑战华夏摩托霸权的企业之一,但已经站稳的脚跟的韩皓不会给他们太多机会。因为无论是研发还是规模,华夏摩托都远超过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华夏摩托完成了206万台的销售规模,销售收入达到117亿元,利润在5.7亿。

跟去年相比,销量在增加,但收入增幅不高,利润还下降了。这个情况透露出中国摩托车市场竞争激烈,进入市场目录的摩托车企业现在只有107家,跟1997年行业巅峰的143家相比减少了36家,这36家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单车售价降低,利润降低,中国的摩托车行业面临着出工挣吆喝不赚钱的困境。期待2000年,国家能对一刀切的10%消费税进行改革,返利给摩托车企业,能让大家喘口气。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摩托车行业开始面临天花板,韩皓把重心投向汽车行业恰如其分,正好踩在汽车市场即将爆发的风口之上。

不过在迎接新千年到来之时,韩皓却面临一件相对尴尬的事情,就是他的身家在不断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