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驱狼吞虎(1 / 2)

大唐盗帅 盗帅二代 1788 字 1个月前

古往今来,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识人标准。

杜荷自然也不例外。轩辕天年纪不大,但稳重老练,一举一动,豪爽直率,让人心生好感,也让杜荷信了他的这一番话。

轩辕天此刻在杜荷心中的定义:要不就是一个在高句丽蛰伏多年的爱国者,要不就是一个骗术无双的大骗子。

就算是骗子,那又怎么样?

自己只是一个传信的人,究竟要不要接见,全看李世民的意思。

即便轩辕天有歹心,他作为一个平民,在距离李世民数十米开外,在没有任何武器,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给自身武艺达到一流水准的李世民照成任何伤害。即便项羽之流的绝世高手,也不行。

如果轩辕天并非想行刺李世民,而是打算利用阴谋来不陷阱。这也无妨,大唐威震天下,难道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报网吗?

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求证合适,如果属实,自然是好事,如果轩辕天另怀鬼胎,又何尝不能将计就计?

杜荷早已非政坛上的菜鸟,也是从多方面来考虑这个事情的。当然,这不能说他不信任轩辕天,只是身居高位,凡事都需谨慎以对,以免殃及家人。

杜荷先招待了轩辕天,同时详细询问轩辕天关于高句丽的情况。

轩辕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告诉了杜荷。

杜荷听了连连点头,与他想象中的差不多。高句丽实力有限,真正困难的还是在于气候原因。历史上李世民征伐高句丽,也是受到了气候环境的影响。那一战,李世民亲征,多年未指挥战斗,这位曾经的大唐最高军事统帅的军事水平,毫未生疏。领着唐朝的虎狼之师,一路攻城拔寨,破辽东城,克盖牟城,定卑沙城,并且堂而皇之的在鸭绿江边阅兵。

这次征伐高句丽,唐军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在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中斩首四万之众,自己却仅仅只付出了两千兵卒的代价。

如此战绩,与杨广相比,那是天差地别了。但是最后李世民还是退兵了,在恶劣的环境下,让高句丽的桥头堡垒安市城挡住了前进的步伐。战线太长,消耗过大,国亦不能无君,李世民从长远考虑,只好带着俘虏投降的高句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撤回中原。

此战虽重创高句丽,收复了辽东这块故土,让失地重回华夏怀抱,是不可多得的大胜。

心高气傲的李世民却因为终究未能灭亡高句丽,而接受不了这个胜果,自认为失败。

现在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记得历史上渊盖苏文是直接依仗优势兵力,将高句丽的国王荣留王杀了,以铁血手腕稳住了高句丽的局面,聚集高句丽所有力量,化作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来阻挡唐军。

也许是因为蝴蝶效应,荣留王意外的在轩辕客的帮助下活了下来,使得高句丽面临分裂的局面。在内部有轩辕客的相助,若能辅以唐朝的推波助澜,灭高句丽,将会不走历史老路。

杜荷当即进宫,面见了李世民。

就如他说的,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只要李世民不在睡觉,不在与宰相们商议军国大事,基本上都能随时见到。

李世民听到杜荷的叙述,眼中登时间射出一道异彩。

他太明白此事的重要姓了。

辽东从战国、秦、汉时期,这里就属于华夏的领地,但是因为隋朝的没落,高句丽趁势而起,将辽东一地,归为己有。

汉人的领土意识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民族,其他民族可以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汉人却不一样。辽东是华夏领土,然而却一直被高句丽统治,这是任何汉家皇燕京无法忍受的。

更别说是李世民这位统治欲望极强的帝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在北定薛延陀之后,若有若无的,李世民已经将目光指向东北的高句丽了。前朝无法完成的事情,就由他来代为完成……李世民当即接见了轩辕天,详细的向他询问了经过。

如杜荷先前想的相差无几,李世民固然有着好大喜功的姓子,可绝对不会像杨广一样,盲目的乱来。

面对此次良机,也未做出出兵的打算,李世民大赞道:“令祖情艹,令朕动容……只是万里远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事情。你回去告诉令祖,稍安毋躁。那么多年都熬下来了,也不差这点时间。”

轩辕天已经从杜荷哪里知道了原因,也没有多说,表示明白。

李世民笑着命人取了一把唐刀,赠与轩辕天,以表彰他们的忠义。

轩辕天先行退下。

李世民哈哈一笑,长身而起,一脸兴奋的道:“你小子真是朕的福星,这等好事,都遇上了……少则一年,多则两到三年,我大唐必将踏平高句丽。”